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第271章

第271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听神迹这般说, 公子扶苏仿佛一下明白了什么,他应和神迹之言点了点头。

公子扶苏的一举一动皆落在秦始皇嬴政的眼中。

“有何想法。”秦始皇嬴政问扶苏。

见自家父皇提问,公子扶苏相当认真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如神迹所言,薛仲璋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子扶苏道, “正因为薛仲璋参与了这场造反, 必定牵连大臣裴炎, 如此让太后武则天师出有名, 可一举扳倒政敌。”

“嗯。”秦始皇嬴政点了点头,这一声嗯是对扶苏的肯定, 神迹的出现的确让他这个儿子转变了很多。

之前的公子扶苏和秦始皇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他没有意识到加强皇权的重要性。

对身边的大臣采取的也是怀柔之策,有恻隐之心是好事,但是作为帝却要不得。

如今的公子扶苏却知道从皇权出现,以皇帝的视角来分析政局, 这个转变是秦始皇嬴政特别希望看到的。

“且, 太后武则天能在短短两个月就平定这场叛乱, 如此迅速, 更让朝中大臣看清太后的权利。”公子扶苏看向他家父皇,“自古以来, 以强者为盟。”

正是这一波波的推波助澜, 把太后武则天推向权利巅峰。

听到自家外甥造反, 大臣裴炎便知道自己的下场, 这场政变他最终还是输了。

同时大臣裴炎也预示到了唐朝的结局, 自己终究是大唐的罪人…

【咱们先来看看大臣裴炎对李敬业此次造反的态度,武则天询问裴炎计策。

大臣裴炎竟不急着平定造反, 反而对武则天道,此次叛乱正是因为皇帝年长却不亲政事, 这才给叛匪造反的借口。

如果太后武则天愿意还政于皇上李旦,那么叛军便不讨自平。

这话从表面来看好似没什么毛病,李敬业造反打出的名号是匡复李唐,并不是要推翻李唐,那还政于李旦似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赵德芳听着直摇头,“李敬业此举和以往的清君侧有何不同。”

听神迹听的多了,赵德芳的政治素养也上来了。

“可不是,就像杀了黄子澄,朱棣就不造反了还是杀了大臣晃错,就没七王之乱了。”赵匡美应和。

若太后武则天还政于李旦,大概率李敬业造反借口就变成了“清君侧”。

毕竟大臣裴炎的确是手握重权的权臣。

【但是实际真是这样么从前面的分析咱们可以看出此次李敬业造反,不过是打着匡复李唐的由头自立为王而已。

裴炎此言可忽悠不了太后武则天,从古至今哪有不讨自平之说,就算出兵讨伐也不一定能快速平定战乱。

且此时也有大臣提出,大臣裴炎已经大权在握,要是他没有别的企图,为何要太后还政于皇帝李旦

于是太后武则天以造反之名把大臣裴炎压入大牢,谁让他的外甥参与到了这次政变当中。】

听到这,李显很是迷惑,他已然不知大臣裴炎到底有没有造反之心。

怎么朝堂之事会如此复杂!

【大臣裴炎入狱后,有大臣提裴炎求情,他们都上谏表明裴炎绝对不会造反,就算他们造反,丞相裴炎也不会造反。

但是武则天却特别笃定,她说他在知道大臣裴炎造反,但是众臣却没有造反之心。】

“那裴炎真的有造反之心么”李显在心里嘀咕,其实此时的他已经认定裴炎有造反之心,毕竟他家母后如此笃定。

李旦一直低头不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原本他就不想放皇帝,听神迹透露出这么多后朝之事,他就更不想当什么皇帝了。

【咱们先不论大臣裴炎到底想不想造反,这次咱们从武则天的视角,权利者的角度看看他到底该不该死。

首先李旦登基后,裴炎的阵营迅速转向李旦,并且手中的权利足以和武则天抗衡。

其次,光宅元年八月,裴炎已然有了逼宫的想法。

最后,好巧不巧光宅元年九月,李敬业造反的谋臣还是大臣裴炎的外甥,并且面对造反,大臣裴炎并没有要打的意思,反而劝武则天还权。

补充一点,在为大臣裴炎求情的大臣当中,有一位手握重兵的程务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