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小村花到大军嫂 > 晋江独家

晋江独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想我们的科学家可真了不起啊!从原子.弹试验到氢.弹突破,米帝用了七年多,北方某超级大国用了四年,英帝用了四年半,而我们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个速度是惊人的,靠得就是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怀着一颗颗朴素诚挚的爱国之心,隐姓埋名忘我工作,为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永远值得敬仰的。(注2)

.

转眼到了七月,天气愈发炎热了。

.

果果考完了试,就算毕业了。椿芽让她在家里温习功课,说去了部队上也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军校实现自己的梦想。果果是个有主见的,只要想通了就会想法设法去完成。她答应妈妈不出门了,也不去搞串联了,一门心思地在家看书学习。还让妈妈给她从外面锁上门,省得有人来找她。椿芽跟明瑜悄悄地说:“看看果果,到底是拗过来了,咱家闺女可真懂事啊……”

.

没过几天,学校里放假了。

.

阳阳小学毕业了,秋季开学就上初中了。壮壮也升到了小学二年级,个子长高了不少,也没那么懒了。椿芽把孩子们都圈在家里,让果果管着,谁都不准出去乱跑,也不敢让孩子们回老家。最近风向又变了,外面又紧张起来了,派系之间还搞起了武装对峙。椿芽看着痛心,却又无可奈何。这运动一波又一波的,时而平静时而紧张,不敢有丝毫大意啊。

.

齐明瑜就劝椿芽在家里避一避,等过了风头再说。椿芽呆了几天,见外面安静下来了就去了单位。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换上了草绿色的军装,看着就像革命小将。到了单位门口,见有部队把守着,才松了口气。心说,财政局可是要害部门,得保护好了,不然拿啥发工资啊?

.

*

“八一”建军节过后,果果参军走了。

.

椿芽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一连几天都没休息好。齐明瑜早就料到了,就把果果的枕头拿过来,让椿芽枕着。过了一个多星期,椿芽才适应过来。

.

她听明瑜说,新兵训练很艰苦,果果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能坚持下来吗?齐明瑜对果果很有信心,说一定会坚持下来的。说起来,训练营离得不算远,可部队上有纪律,家长不能随便进去,包括齐明瑜在内都得遵守。椿芽想去看看,可到底还是忍住了。

.

果果一走,家里就没人管了。椿芽不放心,可又不能带着孩子去上班啊,只好给阳阳和壮壮布置作业,尽可能地把他们拴在家里。又过了几天,齐明瑜说:“部队这边也加强了戒备,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

椿芽才算放了心,只要娃娃们出不去就好。

.

就在这个月,防空部队又打下来了米帝的一架军用飞机。算起来,这些年先后有二十六架米国军用战斗机、侦察机入侵我领空时被击落。另外,海峡对岸进入大陆上空的军用战斗机、侦察机、水上飞机也被各打下来一架。这成绩是喜人的,无论到了何时部队的战斗力都强悍的,一刻不停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注2)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

秋季开学后,情况有些好转。到了十月,局面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一大批干部又恢复了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也恢复了正常。椿芽心说,运动总算告一段落了?

---

---

注1:来自百科知识

注2:来自百科知识

--------

捉虫~

-------

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引用,作者君加了备注哈。

千万不要引起误解哈~

^_^

*

(以下请忽略)

*

这天晚上, 熄灯后。

姜徐氏在丈夫耳边嘀咕了几句。姜茂山心里一热, 他知道椿芽不凡,现在给出了这么一个点子, 那就试试吧?于是,便留起心来。

说来也巧,十五过后去镇子上拉货的车把式回来说:“西关有一场庙会, 很是热闹,打戏台的、说书的、耍把戏的、赶会的都聚在了一起, 真是人山人海啊……听说, 同和堂的庄大夫也回来了, 在大堂里坐诊三天专瞧疑难杂症……”

姜茂山听了,立马来了精神。

庄大夫可谓神医,早年间给督军大人看病之后就去省城发展了。战事一起,又回到了县里。今儿难得回乡一趟,得抓住这个机会。想着就从柜子底下摸出了两串铜钱, 准备请神医给瞧瞧。

第二天一大早, 姜茂山穿着夹衣、背着褡裢去了镇子上。

他进了“同和堂”见到了庄神医, 一连抓了七剂药。路过镇子东口时, 看到李铁嘴正拢着袖子摆着卦摊,就顿下了脚步。他从怀里摸出了两枚铜板,搁在了盘子里。李铁嘴听到响动,就翻了翻眼皮问道:“客官可是求子?”

“呃……”姜茂山不动声色,眼里透着狡黠的光。

李铁嘴装模作样地瞅了瞅他的面相和掌纹,压低了嗓门说道:“客官命里一女两子, 人丁兴旺……”姜茂山听了大喜,嘴里说着:“先生真乃高人也!”又往盘子里搁了两枚铜板。

李铁嘴见人走了,就把铜板收了起来。他不过是顺嘴胡咧咧,谁不知道姜家湾的姜茂山子嗣困难?来找他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

可对姜茂山来说,这样的命不知算过多少回了?每年都得来上一回,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他回到家里,就让姜徐氏把中药熬上了。这是两副补药,他和媳妇一人一碗,只要坚持下去就不信没娃。

*

家事谋划妥当,椿芽也开始了读书生涯。

或许是因为上学的第一天就打了姜小宝,在班里没人敢招惹她。那个姜小宝却喜欢跟她说话,还喊她椿芽妹妹。见有别的小子跟她套近乎,就赶紧跑过去把人撵开。

对这个小屁孩,椿芽自然不肯搭理。可越是这样,那个姜小宝跟她就越热乎。有调皮孩子起哄说他俩是一对儿,被姜小宝揍了一顿就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一恍半个月过去了。

虽然椿芽很低调,可那股聪明劲儿还是透了出来。她练字学习,那道理讲得是明明白白,就连那些三年级的大娃娃都比不过她。村里的老私塾先生听说后,对这个女娃娃是啧啧称奇,还跟梁先生说:“如果放在过去像椿芽这样的是能考上科举的,没准还能中个状元哪……”

见椿芽爱学习,姜茂山也支持她。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也不心疼钱了。姜长福也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天去学堂接送孙女。虽然不过几百米远,可还是喜欢亲自接送。在学堂外面,他凑到窗户跟前听听娃娃们的读书声,看着椿芽坐在第一排鼓着个小脸听先生讲课,就觉得心里特别安逸。

他还跟椿芽说:“咱有了文化可了不得,以后就是人上人了……”椿芽听了,咧着小嘴笑了起来。爷爷说得是大实话,无论放在哪个年代读书都能改变人生。

她想既然是读书人,就得有个字或者名号。想着自己叫姜书婷,就取了字叫书婷,还兴冲冲地给一家人都报告了一声。不过,家里人嫌这个名字太拗口了,还是“椿芽椿芽”地喊着。她也不为意,觉得叫椿芽更亲昵一些。

这段日子,学堂里也有了变化。

在她的带动下,有两三个小闺女也背着书包进了学堂。她们几个坐在一起,跟那些小子们隔得远远的。她也有了同桌,是个叫徐苏英的小姑娘。她今年八岁了,长着一对单风眼,样貌很不错。她爹是徐大户,家里有钱着呢!她跟椿芽说,等她长大了她爹就送她去城里念书。

跟徐家小姐,椿芽自然没得比。当然,她也不想比。她知道她的曾祖父根生,就是给徐大户家赶车的。他长年累月在外面跑着,回村子的时候不多,她本想找个机会瞅那么一眼,可都几个月了还没碰过面。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