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他母亲是什么性格,冯家太太是心知肚明,这会母亲惹恼了父亲,被强制送去家庙修行,这其中发生的事,他委实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想及此,贾赦只觉喉咙干涩,干巴巴道,“总归是有分家的时候。”
冯华华嗤笑一声,便不作答了。
“此次前来,倒不是来八卦你府上之事的。”张有期吃茶,然后适时开口,“我在西海沿子两年多,对京里的事一知半解,你常年在京中想来知之甚深,故而来请教一二。”
贾赦时常被贾代善说不懂说话的语言。
实在话,他也不是没有读过书的,以前祖母还在时,他还曾和祖母炫耀,夫子说他很有读书的天赋。
故而他看了不少书,但后来祖母去世,他忽然就变得不爱看书了,再不久,也不知何时变了样子,都是旁门左道。
那时他为祖母去世伤心,可见母亲并不是很伤心的模样,他便压着难过,将注意力转移到书籍之上。
看着看着,觉得旁门左道十分有意思,不知不觉就远离了正统文书。
又见长辈并未苛求责罚,他自然是开心无比。
但现在想想,其中当真是耐人寻味。
可他又能怎么办?
“京里近两年平静的很。”贾赦其实是很不该说这些的,因为他没资格。
若不是突然被封为世子,又同张家姑娘定亲,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他也不过是一个占着嫡长子的名分罢了。
没人教他分析京里的情势,哪怕他混迹于市井,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
就算如此,他也只是一个没什么远见的败家子。
“今年的两件事,是最大的事。”贾赦想了想这两日接受的教导,压低声音只有三人能听清,“虽说不以为意,但其中两宫扮演了什么角色不得而知。”
哪里是不以为意,今年发生的两件事,都与长**的殿下有关,而今年,那位殿下已经十四岁,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那位殿下在圣人心中的地位,连太子都无法比拟,若是能尚那位殿下,可以说平步青云路就在脚下。
且不论各位皇子对太子之位是否窥视,若是太子登基为帝,那么他唯一的嫡亲姐姐,又该是怎么样的地位?
有想法的人很多,可想利用这件事的人同样更多!
不提专王府之事,毕竟这位王爷本身就极有问题,何况他嫡子还做出那等天怒人怨之事,相较而言,那位辞官回乡的右督御史洪文君在此事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就没人在意了。
而宗平侯因期,是胆大包天直接对那位殿下下狠手,以圣人对那位殿下的宠爱,怎么会容忍?
可右督御史洪文君为什么这样锲而不舍的弹劾公主?因期又是怎么在重重包围中逃出侯府又那样轻易的到了圣人面前?
这其中,那位王爷是否插手还是有其他隐藏极深的凤子龙孙也出手了?
贾赦把自己所知道的事细致的告诉张有期和冯华华,这样的举动,委实有些……愚蠢。
张有期和冯华华从荣国府里出来天色将暗,一轮明月已经升起但月华并未曾撒耀,街道上的小贩们依旧在叫卖着,他们总想着再卖一会,能多赚点钱。
两人不拘着,找了馄饨摊坐下,身上的披风和摊上囫囵吞咽的百姓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你打算怎么办?”三四碗馄饨下肚,冯华华吹了口气,看着忙碌的小贩和悠闲散步的百姓,他道。
慢条斯理,张有期道,“我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
冯华华问得不是这件事,可是他知道这里并不是谈话的好地方,谁也不知道这些吃饭散步的百姓里,哪个是谁家的探子。
眉眼有几丝讶异,话到了舌尖吐出的却是又是另一番话,“延卿,你是要上天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