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陈年旧事(2 / 2)
李、莫、蔡三家,再加上紧跟着蔡家的,以制毒起家的魏家,由于姻亲关系,越来越亲密。
当时统治周国的,是南方的木姓家族,国名为梁。随着战争的深入,自然也有很多降臣投降李岳旭。
由于北方李氏最重气节,以前对这些降臣向来是不假以辞色,现在则开始着意吸纳木梁降臣降将并重用,然后用人数众多的南人来打南人,在战场上节节胜利。
李岳旭又命子孙都来学习南人的语言,学习南人先进的文化。
由于皇帝的推崇,在整个北方贵族圈子里,南人的生活习俗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被年轻一代的北方人接受。
所以,等到李氏皇族完全进入中原腹地,在年轻的公子王孙带动下,北人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都几乎与南人相同了。
不过,在远离京都的北苍郡,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然保留着最早的北人的风俗与习惯。
由于多年的迁徙、屯兵,即便是作为李氏皇族发源地的北苍郡,也是南人与北人杂居。且由于人种的关系,纯正的北人极少。
只是蔡纠为了保证身边人的忠心,一向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蔡纠,保留了早在李岳旭朝就被取缔的各种北人的特权,南人与北人的矛盾暗流汹涌,一触即发。
在北苍郡发生了几起抗捐抗税直至杀官造反的暴动以后,蔡纠无奈找到远在京都的清音先生帮忙。
清音先生有多大岁数无人知晓,原因是因为他是早年间从东闵国来到周国的。
之所以清音先生没有受到周国清洗东闵国人的影响,是因为他从东闵国来周国的日子太久了,久到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件事,甚至连这段档案都查不到了。
清音先生向来不与人交往过深,他的身边除了钦天书院自己的学生以外,就是清音小筑里重要的客人。
蔡纠自然是属于后者,蔡纠在清音小筑喜欢上了一个来自东闵国的舞伎韵媚。
不久以后韵媚有了身孕生下蔡九,在清音先生的撮合下,蔡纠顺利接韵媚和韵媚的弟弟渊齐过府。
渊齐成了蔡九的跟班,在蔡九开始上学以后,又成了蔡九实际上的伴读,他天资过人,很快通过了童生考试,又在第二年参加了由太子李弘主持的新科试。
新科试是太子李弘为了打破人才选拔壁垒,在母舅的支持下开办的,针对文官选拔的考试。
新科试不限门第和身份,像渊齐这种奴仆也可以参加,而且一旦被录取,可以脱离奴籍。
渊齐如愿以偿通过新科试,脱离了蔡氏奴仆的身份,进入崇文书院学习,成为太子门生,也是帝国待选官员之一。
这一年,渊齐在清音先生的推荐下,成为蔡纠军中的一名主簿,帮蔡纠打理北苍郡事宜。
</tent>
赶不走的大boss </p>